時間:2022-08-10 來源:人民政協報
高一軒
北京市政協委員、京投發展總裁
青春的歲月彌足珍貴,對我來講,青春記錄了我個人奮斗的歷程,更留下了我與一方水土共同成長的記憶。
2006年,我從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專業研究生畢業,回到祖國不久,即進入京投發展工作。
▲2009年高一軒在潭柘寺區域開發的工作會議上
那時,公司剛成立不久,正是如火如荼的開拓階段,我作為公司新生力量,日夜奮戰在工作一線,投入精力最多的就是門頭溝區潭柘寺鎮區域開發相關工作。
2012年拍攝了一張照片——潭柘寺鎮南村、東村全景,照片中的地方,就是今天慢閃公園的原址。
▲2012年潭柘寺鎮南村、東村全景
那時的潭柘寺區域,千年古剎九峰環繞,歷史文化積淀深厚;金竹玉蘭相映成趣,優美環境得天獨厚。與此相對的則是當時的潭柘寺區域現代化水平較低,整體發展相對落后,基礎設施比較陳舊,自然村落缺乏整體規劃和統一整理,商業內容和流量元素幾乎為零。每逢初一、十五,潭柘寺內煙火旺盛;一旦佛事結束,潭柘寺外鎮域的煙火氣卻嚴重不足。
發展與保護如何協同共進,自然環境與生活場景如何和諧共生,如何保障和改善當地普通居民、弱勢及困難群體,讓他們實現鎮域發展成果共享,成為我與眾多城市發展建設參與者關心、關注并為之不懈努力的課題。
自此開始,我便與潭柘寺鎮共同成長,結緣至今。
在長期的實地調研和工作實踐中,我和團隊進行了大量摸索和實踐,中間也有坎坷和挫折,但更多的還是收獲,也逐漸找到了方法,明確了方向。自2016年開始,作為北京市政協委員,我先后提交了《關于門頭溝區加快養老產業發展的建議》《關于潭柘寺鎮鎮域內旅游產業發展水平整體提升的提案》《關于政府和落地企業共建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議》等多件政協提案。
在此基礎上,我們切實結合自身工作特點,對鎮域開發建設開展具體行動,更好地服務地區發展,改善民生。對于鎮域發展,我們首先強調對自然資源作最大限度的保護性利用,強調低碳開發,以歷經數年的海量客戶研究為依據,注重打造以人為本的全新城鎮形態、試點場景體驗和新經濟模式,重構區域文化價值。
2016年,我們以檀香府項目為載體,以超低容積率打造京西密度最低的淺山居住區。在保持區域地緣文化特色基礎上,整合教育、醫療及商業等配套資源,打造綠色涵養、生機勃勃的山谷宜居小鎮雛形。2020年,檀香府正式升級為檀谷,即由傳統的房地產品牌升華為跨界的生活方式品牌,以一種基于生活空間和生活方式創新的跨界流量整合模式,與用戶一起探索更有生命質感的理想生活樣式。2021年,我們又進行了一個大膽且自信的嘗試,期望突破性地改變鎮域風貌,提升鎮域價值。我們進行了上億元的獨立投入,著手打造“慢閃公園”新物種,這是一個新生活方式的實驗場,一個集公園+商業+劇場于一體的新的場域模式。以此理念為核心,以“慢閃公園”為場所焦點,我們進一步釋放出大量的開放式商業街區,引入多個先鋒業態。很多知名的設計師、藝術家也加入我們在潭柘寺鎮域的共創,以此為舞臺,進行商業布局和藝術創作。
今天,基于“首店經濟”而落戶于慢閃公園內的“一尺花園”咖啡廳北京首店,已經成為在多個點評榜單中長期霸榜的網紅打卡地,不論平時與假日,人氣爆棚;遠眺定都峰,中國新銳建筑設計師董功與我們正在一起打造屬于未來的空中劇場,構筑城市級的人文藝術高地;潭柘寺鎮以檀谷和慢閃公園為核心的學院市鎮已初具規模,檀谷生活匯、業主食堂、愛康診所、永輝超市、健身房、理發店等山谷豐盛配套和場景服務正陸續落地,“慢閃活力帶”正在逐漸形成。
▲2022年潭柘寺鎮慢閃公園
今天,我們在原址拍下新的照片,昔日自然村落的舊貌,換成今日慢閃小鎮的新顏,這既是空間的成長,又是人文的升華。我是親歷者,更是參與者、推動者,這是我工作經歷和人生歷程中的寶貴經歷和寶貴財富。未來已來,我將繼續和這里共同進步、共同成長。